凝聚協同育人力量 服務學生全面發展
http://m.igotdog.com2025年09月15日 10:50教育裝備網
近日,陜西省教育廳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實施方案》,其亮點在于提出了“四縱六橫”的聯動體系。“四縱”即省、市、縣(區)、校四級“三秦家長學校”,“六橫”即從館校合作、醫教互促、體教互融、家校互動、社教同頻、警校同步等六個方面協同推進“教聯體”建設。這為推動陜西省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行動指南,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
教育改革是系統工程,需要教育系統內外形成合力。當前,全國各地在“教聯體”建設上取得積極進展。但在理念認知上,尚有“重形式輕內涵”“重搭建輕聯動”的誤區;在實施過程中,責任邊界不明晰、育人資源難聚合、育人能力參差不齊等堵點依然存在。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施策,讓“教聯體”真正成為激發教育活力的重要載體。
準確把握“教聯體”的本質內涵,明晰協同育人主體目標。“教聯體”是以中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目標、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的一種工作方式。在“聯什么”的問題上,“教聯體”不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簡單聯合,而是通過“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最大限度拓展育人的寬度厚度廣度。“體”則指向“聯得如何”,強調建立共商共治共創的治理機制。
深化理論研究與專業人才培養,提升協同育人專業水準。其一,推動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專家團體開展“教聯體”理論建設與實踐研究。鼓勵高校與一線學校合作,圍繞家長學校課程實效、困境兒童關愛等內容開展研究,為政策制定提供學理支撐。其二,加強人才培養。可以在省內師范院校專門開設或進一步豐富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將家校溝通、心理健康教育等納入教師入職及職后培訓體系。其三,建立“教聯體”專家智庫。整合教育、心理、醫學等領域專家,為各級家長學校提供多種形式的定期指導。
創新考核激勵機制,推動協同育人常態長效。一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可以將“家長學校”覆蓋率、學生綜合能力評價、家長滿意度等指標,納入地方政府教育履職評價等考核體系。二是實施“示范性教聯體”認證推廣。對在“教聯體”建設中的某一或多個領域形成有代表性,有實際成效模式、經驗或方法的縣(區)或學校集群,給予榮譽稱號和專項經費獎勵,并作為典型案例推廣。三是強化社會資源支持。對積極參與協同育人的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場館及志愿者,可以考慮給予榮譽或稅收優惠等激勵,形成全方位的社會支持網絡。
總之,“教聯體”各主體要在合力育人過程中,把握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學生成長的階段性,把握教育的“道”與“術”、“理”與“度”,實現“1+1+1>3”的育人效果。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